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华裔匠人在京都建的美术馆

发表于2016-12-15

华裔匠人在京都建的美术馆

本期《晓松奇谈》继续跟随晓松老师的步伐,神游日本,用一生去诠释匠人精神的大师们,怎么看待名与利、失与得,最终守得住心,做得成事。

东瀛日本的匠人与中国的匠人在错落的时空里,相互影响,相互潜移默化的渗透文化。上一期我们讲了京都的那些百年老店与独具匠心的景色。这一期墙裂推荐一个京都游必去地-美秀美术馆(MihoMuseum)


一个出生于中国广州、祖籍苏州的美籍华人,在京都修建的美术馆--贝聿铭(IeohMingPei)

从京都坐火车十五分钟到石山站,再转小巴去美秀美术馆,要在山路盘旋一个多小时,一路都很静谧的霓虹国村景,大家都安静的欣赏河川、松林、溪涧、竹林。就宛如逐步踏入一个《醉翁亭记》里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”的桃花源。

1997年11月竣工的美术馆,是一座打破传统概念的创新建筑,它有外型崭新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,再配上石灰石,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,处处都有贝聿铭先生的独具匠心。

这里是一个仙境理想国,一个无限接近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地方:一座山,一个谷,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。是不是想起了很多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,因为他们的起源都是这样一个周遭环境---主人公X,觉得他的时光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,忽然眼前亮起一片世外仙地,樱花满地,走过山间的草堂,看到有缘人就隐在幽静中,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……



《桃花源记》中有说:“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”

贝大师最终使用隧道和吊桥完成了“桃花源记”的设计:



吊桥在移步换景的错落中,显得禅意十足。

美术馆的正门是日本寺庙的歇山式屋顶,建筑的入口体现了贝聿铭对于现代与传统关系的思考。


美秀美术馆总平面图

借景造园的美术馆:贝聿铭截取和剪裁了自然景色的一部分,这是中国传统建筑匠人常用的方法,在日本也被运用的很多。


他胸中的丘壑让美术馆和神慈秀明有一公里之遥,这样可以体现这组建筑的天然联系—进入正庭之后,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——群山。

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,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,这样自然纯粹的景色,就是别有洞天的另一种诠释。


贝聿铭的设计主体处处都有“桃花源记”的影子,从接待中心走过种满樱花树的大路,然后穿过隧道到达吊桥,吊桥的对面是美术馆的入口。为了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压迫感,建筑主体的80%被埋在了地下。

美术馆收藏日本文物的北馆和收藏亚洲非洲文物的南馆靠通道连接,体现“自然、建筑、美术品”相融的主题。

与贝聿铭设计卢浮宫以及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一样,美秀美术馆也有他喜欢运用的三角形要素。从屋顶、照明、地面、墙体上都可以看到几何学的三角形构成。


建筑究竟需不需要浑然天成的环境烘托?美秀美术馆的成功说明了,其实限制本身,对艺术创作并不产生负面影响,反而激发了创造的最大可能性与体现。

如果说每个艺术家必须是偏执狂,那么美秀美术馆就是美学要求极为苛刻的产物。雨雪天的时候,个人携带的伞具是不能撑开使用的,要统一用美术馆发放的透明伞,因为这样才不会影响鸟瞰者的整体美学观感。


美秀每年的冬季开馆时间比较短,去之前要在官网上查看清楚。特别想去那里呆上一整天,去冥想一整天,如果遇到大雪封山也不怕,就留宿这个小村落,日落而息。

高晓松曾在节目中说: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桃花源,西方人的精神世界是乌托邦。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的贝聿铭,深谙东西方之道,美秀美术馆的绝美,是建筑师的美学观感体现。他的作品被归类为现实主义,他被誉为“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”。

上一页|1|
/1页